专业

考研分享|感谢那份坚持,同济大学规划考研分享!

 

 

头像模板规划 女

 

作者信息:

同济大学2020级城乡规划硕士。一战同济规划初试351分(学硕33名,复试分数线365),二战同济规划372分(学硕9名,复试分数线340),原南京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。

 

 

 

PART 01

考研感想

 

考的好不如形势好?(滑稽)我的两次考研应该是赶上了同济规划考研变动较大的两次,第一年分数线很高,最后录的人也很少(大概10个),很多高分被刷,也因此劝退了一些下一届报同济的。但没想到第二年赶上扩招(从夏令营其实也能看出来),录取人数最终应该有40个,确实很多都是二战的。

 

政策变动是不可预期的(当然必要的招生消息还是很需要了解比如招生名额,大年小年),但再好的形势之下给你最好的机会,你没有坚持到底,或者说考上之后研究生阶段继续不知方向浑浑噩噩,那考研都是一种浪费时间。

 

所以考研的原因一定是你首先要明确的,不用说明确到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,但起码可以是说服你坚持到底的一个原因,作为你考研之路的中心思想,会在考研路上少一些纠结彷徨。

 

虽然这么说,但我个人来讲(纠结的典型案例),第一年也不知道自己考研的最根本的原因,纠结了很久(有考同济的想法,但身边人有觉得太冒险了),7月份还去参加了一个社会实践,最终看到同班同学都开始准备起来了,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,再者觉得同济初试不考快题,理论自己还比较对付的来,便打定主意准备同济了。第一年初试考完之后,自己觉得答得还行,但有种不确定的感觉(跟自己考研的信念不坚定有关),初试之后便没有特意准备复试。

 

初试成绩公布之后,成绩很尴尬,按照往年330的分数线350绰绰有余,但根据一些名额来说,350基本没有希望。我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参加了谷多快题复试班,因为不知道是否能进,所以学的也是心不在焉,后来要赶毕设接班后就回学校去了。现在想想即使知道自己没进,报了班就应该好好学一下快题,自己快题基础很差,知识总是有用的,对不管是以后规划院入职考试和二战的复试其实都算一个积累。

 

复试分数线出来之后,自己就正式开始纠结要不要调剂了,调剂的学校确实比较少,虽然最后调剂成功到一个学科评估b类的学校,但还是因为学校所在地方放弃了。放弃之后也没想好自己要不要二战,有问过之前一些同学是边工作边二战的,有投一些简历到设计公司,去实习了一段时间,面试也拿到了offer,可能offer反而刺激了我,给自己一些信心,走一步看一步吧,就慢慢谋划着再考一年了。打定主意要考之后就心理比较轻松了,毕业之后没有回家就直接去了上海准备复习,虽然二战的苦也是真的苦,但知道自己为啥要吃这些苦,这些苦才有了意义吧。

 

看看自己的考研之路还是走了一些弯路吃了一些不必要的苦头,跟自己纠结犹豫,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有很大关系,在复习过程中很容易被他人或者小道消息影响。

 

所以对于考研这件事,一定首先明确自己考研原因和计划,用于指导自己考研过程中的学习心态,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等等自己的各种安排,让自己在拿到通知书以前都能踏实沉下心来。

 

 

 

 

PART 02

方法分享

 

当明确自己的考研原因和意向后,“我要考上xx(同济)的研”这个命题成立之后,就是具体的安排和打算了。下面是同济的一些分享。

 

 

2.1 时间

一战8月中旬正式开始(前面有准备但断断续续),在本科学校复习,有一门规划师业务基础老师卡的比较严,还是会去听,讲的也都是热点有利于理解理论。其他时间都是跟研友每天到图书馆报道,可谓起早贪黑,效率刚刚启动的时候还可以,越到后期,心理上会有疲惫效率不高。后面反思,跟其他研友比自己开始的算比较晚,但也有很晚准备考上的,考上考不上跟开始的早晚没有关系,还是要看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效率。

 

二战7-8月份实习,期间利用周六日和晚上重点刷了英语真题,政治听了视频,原理和道教看了课本。9月份开始正式复习,从实习到学习的状态的转换还是有一个过程,效率不高。10月份报了一个理论班,快速过了一下历年真题,起到了把一战底子捡起来的作用。后面除了每天保持英语政治的学习,专业课就是刷真题背真题。

 

总结建议:结合自身知识积累确定考研正式集中学习的时间,一般不用太早,保证高的学习效率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,专业课和政治可以7月份开始看书,集中学习的意思是最好不要间断,保证一周至少学习5-6天,也要劳逸结合。英语/快题不好的可利用零碎时间早点提前准备后面会比较占优势。

 

 

2.2 学习方法

a 分析自己:

看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考研考察的能力和内容上的差距,并制定针对性和提高性的计划,包括每月每周每天的计划。

 

b 劳逸结合保证学习效率:

别打疲劳战,学习效果=有效学习时间*有效的学习内容。

 

睡眠保证7小时,结合自身情况,困着也学不好,学累了就趴一会,闭目养神,(有研究(不一定精准)好像说学习之后短时休息还有利于提高对内容的记忆力)。每天可以抽半个小时跑步散步做keep之类,好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还有利于头脑清醒。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肯定少不了一些探索调整的时间,所以不能拖拉和太大意,留够时间。

 

c 做好信息交流:

微信知乎搜索同济规划考研之类会有很多考研经验之类信息,学会自己搜集筛选信息资源(筛选也很重要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)。考上学长学姐也可以厚脸皮多去取经,这点很重要,不要过于害羞内向,遇到不解的问题或者迷茫都要勇于打开自己,寻求帮助。对于这个专业考研,我还是建议报一个班,可以有一份专业资料,找研友,问学长学姐问题,但学习进度或者效果不是任何班次能保证的,最大的主动权还是看自己。

 

近几年规划改革等热点频出,关注一些专业公众号/年会/论文等提升自己的规划素养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

d 踏实背诵:

应对理论等考试,背诵确实是最有效的知识输入方式。不是一上来就开始各种背,可能会第一遍反复的看来学习理解,第二遍结合真题整理出专题和重点笔记,第三遍尝试背诵并对笔记进行增补。可以拿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集中背诵。

 

e 电子办公:

一战用的很少,二战结合一些经验贴尝试了一下,开始很不习惯,后面真香。但自己用的不是很好,大家可以自己再去挖掘一下,不用太多,用好一个系统整理就很好了后面也便于改动补充,我用的幕布/wps。

 

 

2.3 具体科目

自己的一点分享,方法上自己比较随意,建议结合自身实际,多看一些其他人的方法,或者公共课看比较专门权威的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安排。

 

政治

适当重视是可以拿比较好的分数的,避免单科不过线,而且现在整体题目还是偏简单的,对于我这届来说大部分政治都70分以上了。政治经验有专门分享的,我两次都68/69不算高,没有参照意义。想拿高分或者基础较差的还是费点功夫,肖四我觉得最后还是一定是选择和论述都得背熟的,我感觉肖四压中好多,不过也有人觉得没有压中。

 

英语

英语好可以是一个大优势。多刷几遍真题阅读,比如第一遍可能重点记单词熟悉思路,第二遍卡时间训练(卡时间!),分析透彻考察点,可以结合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视频,做一些笔记和总结。第三遍可能四篇阅读一起卡时间训练,背诵积累些好词好句。

 

有了阅读的积累,其他版块就相对好解决,也是真题为主,把真题做好吃透,有时间可以看一些各个版块比较好的老师的方法课推荐。作文可以总结不同题型的模板背诵积累,但最后还是多自己去写一写试一试。

 

我英语一般,最后77分很满意了,考的题目比较简单有正好准备到是一个重要原因。另外我英语考试那天中午一定多读多背英语作文模板,增强语感,到考场先写了作文正好用到了模板句。英语考试过程也一定保持清醒,特别是英语阅读,避开陷阱。

 

原理

我的原理第一年基础打的比较好,但方法上自己比较随意。也要结合自己来,有的人就直接背了一遍笔记做了几遍真题,最后分数也不错,可能最近规划改革,原理也不压分原了,大家差距不算特别大,反而我这届感觉公共课分特别高的结果上很占优势。

 

1、最好有一份自己的笔记,构建知识网络:

分享觉得看到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按专题(原理书以及一些城规理论团的热点,还有一个来源是住建部官网上公布的一些规划政策文件,如老旧住区改建,海绵城市等)自己整理思维导图,后面反复看,结合热点以及真题做一些增补,一直到考前几周可以不再增补(除非一些重要政策文件的颁发如12月的社区生活圈)。

 

我感觉时间充裕还是需要自己整理的,可以系统梳理知识体系,明确这个概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,我一战就是先看了原理课本,手写整理重点章节的笔记体系,再做相关专题做真题,给后面二战打了比较好的基础,二战基本就是做真题了。当然时间来不及就可以结合现有资料适当增补,但还是要有一个内化的过程。

 

2、做真题

第一遍不一定全做,重点是找感觉,可以指导你需要搜集哪些热点,哪些热点现在是不是太过时了,对真题有一个进行分类和印象。第二遍做的时候最好知识体系构建的差不多了,按专题做,尝试总结框架逻辑,做完可以看一些参考答案和同学交流一下,完善总结,不求多但求吃透,形式上我是习惯手写有人也习惯电子化,可作为后面重要的复习资料。第三遍可能就是到11月份不看书自己写了,写完还是可以再次总结出套路,比如一些亮点小标题,一些案例或者简图,作为加分项。

 

3、重视背诵输入

理论是大幅度的输出,所以脑子里还是一定要有货的,不一定是死记硬背单独的知识点,有一说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,所以有的人可能对规划理解深刻了,即使见到没看到过的题目,也能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织出一个像那么回事的答案。所以我想说的是,复习过程不一定是完美的,刷几遍真题,整理多完美的笔记都可以忽略,最重要的是锻炼了思维逻辑,脑子里有货了。这个检验标准我也不能很明确,但自己应该能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感觉出来。培养出这种感觉,我觉得总结并背诵精华部分(逻辑框架,背景知识,关键形容词,经典案例等),再在实际题目中锻炼发挥再应该是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法。

 

4、具体答题

近两年真题一般都会复现(周礼考工记考了三年,社区生活圈两次论述),所以一定要背熟吃透。

 

中建史和历史保护一般是前俩题,可以提前整理好(按历年真题或者分朝代板块都可以),最近考的比较灵活,历史保护案例和重要城市简图也要准备上,即使不考也可以加分。整理好后期适当翻阅,最后几周背诵即可。

 

其他专题如住区,区域,总规版块都有自己的考察要点和复习重点,有各种攻略资料已经介绍很详细了,但要注意结合一下热点比如国土空间规划等与时俱进。

 

相关知识

两次分数都是100多点,不算高尚且够用,如果拿到这个分数感觉最重要的是把真题做完背熟,尤其是名词解释,填空和简答,画图题。论述题感觉有向原理以及热点结合的趋势发展,完整的框架逻辑会加分。其实因为这门课本科没学过,还是下了很大功夫的,整理了很多的笔记,但效果并不算太好,如果只想拿到够用的分数,结合课本吃透真题应该是够用了,前面多放些时间,后面可以适当节约一些精力。

 

 

有点啰嗦并不完善,个人经验而已仅供参考,希望能有所帮助,也因为二战和特殊时期的超长复试,一些探索摸索的过程自己都模糊了,可以多看几篇攻略再结合自身实际。(考上的人很多,成功的经验套路其实总结的差不多了),又是疫情的特殊时期,考研的难度和名额形势应该会向好,所以重点是有没有自己的有效行动。考研是一个大趋势,竞争也愈加强烈,不建议盲目跟风强迫自己考研,不建议考研到损害身心健康,建议把它当作一次步入社会之前的一次自我探索和成长历练 建议不需要二战,一战就必胜!

 

 

最新课程
热门标签

© 2022 GOOD Freehand Expression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