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华理并没有给出官方参考书目,所以根据往届学长学姐经验,推荐参考书目如下:
《中国古典园林史》+《西方园林史》:这两本书比较相似,就按照书本的目录逻辑梳理好框架,例如整理成思维导图,对于理解背诵都非常方便。我个人感觉华理考试比较灵活,可能不是直接考你某个园子,而是融会贯通的将所学的园子用于回答论述题的例证材料积累。西方园林史主要背熟意大利、英国、法国这三个部分,这个时候可以根据框架,前后时期对比记忆。虽然华理已经很久没有考过画图题了,但是也不能保证今年就不考,所以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园子,例如艮岳、寄畅园、拙政园等的平面图也要注意一下。
《城市规划原理》:城规算是比较重要的一本书,在选择题里面会考到比较细碎的知识点,所以一定要把这本书看一遍,这样在考到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是也不会太陌生。大题的话就根据收集资料的重点进行记忆,一般就是经常考的就是书里的那些重点知识,要做到滚瓜烂熟。因为这本书感觉框架不是很强,内容太细碎了,我觉得还是根据资料进行学习效果比较好。
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》:这本书有些内容比较分散,第一遍先熟悉课本内容,然后根据资料自己整理笔记。重点背诵就是三元论、瞭望庇护理论等,后面部分不同专题类型场地的学习,可以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案例来辅助记忆。
《中国建筑史》+《外国建筑史》+《外国建筑历史图说》:前面两本书可以按照目录的框架和收集的资料来整理,主要可以记忆一些“最”、“第一”、“唯一”这样的内容。因为可能涉及画图题,所以也要对重要的建筑平、立、剖进行记忆,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忆,亲测效果还挺好的。
《园林植物学》:因为我本科是园林专业,所以本科植物课程还是比较多的,所以我在这方面并没有花很多时间,就是按照框架自己整理了一下基础知识。对于具体的植物就有空翻翻书,结合图片记忆。华理对于植物还是比较重视的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背诵记忆。
《风景资源学》+《景观生态规划》:之前大家都说这方面不属于重点,但是我们去年考了蛮多的,所以我觉得这两本书也算小重点,大家可以根据资料学习。不用完全死记硬背,可以多看几遍,实在晦涩背不下来的地方可以转换成自己的话。一定要多看,丰富自己的语料库,这样答题的时候就有源源不断的话可以写了。
热点:平时可以关注像中国园林、风景园林杂志之类的公众号,推送的都是非常前沿的热点,要是想拓展热点深度,答题的时候有话可以写,可以另外在知网上找一些论文看。平常没有时间看热点也没事,谷多在最后也有热点课。
学习方法:我的专业课大概在四月份开始,自己看课本,然后自己用XMind做思维导图,把框架梳理清楚,也有助于熟悉课本内容。后面第二遍开始,我就是手写整理笔记,这个时候可以根据线索梳理笔记,例如“一池三山”,那就从开始产生到最后一个园林这样的思路整理,不是限制在每个时期内。
专业理论课最重要的是背诵,重复背诵,反复背诵。我比较喜欢一边写一边背诵,开始背比较费时间,因为内容很多,还要写。但是背完两遍之后,就开始越来越快了,手写内容就越来越简短了,一般就写一下重点关键词,其他的话可以自行拓展。然后在晚上洗漱之前过一遍今天背的内容,第二天背新的内容之前,在a4纸上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,进行查缺补漏。我一般会两本相似的书一起背,一天一章节,大概一个星期多就能背完两本书,一个半月可以背完一轮。开始背比较痛苦,一定要坚持,划分成小目标,到后期熟悉了就会越背越快。网上华理的真题不多,大家可以选择同济、浙农林、南林他们的真题参考一下,当做对背诵内容的检测。对于大题,可以多看一些论文,学习论文的框架内容,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答题的框架,积累答题素材。
总结一下,华理出题比较灵活,考察的知识面比较广,所以要扎实打好基础,按照框架科学记忆,然后阅读论文拓展,这样在回答大题的时候,才能有话可以写,像老师展示你丰富的知识储备。经过今年考试我觉得很难说哪本书是不是重点,因为都有可能考察。